米兰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工作部署动员大会参会人员合影。 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供图
5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召开米兰冬奥会倒计时1000天工作部署动员大会。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经过2022—2023赛季的实践检验,各冰雪项目在队伍组建、训练组织、日常管理、办赛参赛、服务保障等各方面更加严谨有序,在国际赛场上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需要大家共同谋划落实好米兰冬奥会接下来1000天的训练备战工作。
(相关资料图)
倪会忠表示,米兰周期当前已经过去了1/4时间,按照米兰冬奥会整体备战思路,今年到了夯实基本功的最后阶段,必须明确重点运动员,形成备战尖子团体,完善备战保障团队,提升集团作战优势,在新赛季国际比赛中展示出能够完成米兰冬奥会目标的竞技实力。
安排
米兰周期备战分两个阶段
倪会忠介绍,整个米兰备战周期分为夯实基本功、争夺奥运资格两个阶段分步实施。上赛季,根据各冰雪项目竞技实力水平,结合北京和平昌两届冬奥会历史成绩、各小项对米兰周期的目标预期、重点和潜力运动员储备情况综合评定,将冰雪项目定位为重点项目、潜力项目、一般项目、困难项目四大类,确定各项目备战模式、队伍规模、保障人数、经费配比,形成国家队基本架构,建立训练参赛目标管理机制,精选精练、精准保障。
备战过程中,冬运中心积极推动多形式、多渠道备战,探索多种模式培养人才。目前,冬运中心已与北京市体育局共建车橇项目国家队,与河北省体育局共建自由式滑雪U型场地国家队,与吉林省体育局共建跳台滑雪国家青年队,与哈尔滨体育学院共建冰壶国家队、合作建设中国冰雪信息研究中心,与沈阳体育学院就雪上技巧类项目达成战略合作等。
倪会忠介绍,在花样滑冰、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北欧两项等项目探索实行部分运动员海外训练模式,由地方体育局、冬运中心、运动员个人签订三方协议,共担训练费用,设立绩效目标,严格考核,激励运动员自我管理,提升训练效果。
上赛季,经过夏训、体能测试、专项比赛等公开选拔,冬运中心共组建了21支国家集训队(花样滑冰、越野滑雪未组队),共选拔运动员333人,选聘教练员115人。登山中心在全国共计跨界跨项选拔20名运动员参加外训外赛。这其中,近1/3的运动员来自黑龙江、吉林等冰雪运动传统地区,将近1/5的运动员来自云、贵、川、广东、广西等南方省区市,共计覆盖了全国27个省区市,充分展现了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国家战略的丰硕成果,进一步夯实了冰雪运动发展的地域基础、人群基础。
分析
本土教练亟待培养提高
倪会忠表示,北京周期制约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部分短板虽得到了弥补,但始终还有一部分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甚至更加突出。
首先,中国冰雪整体竞争实力不强,部分项目青黄不接。从上赛季来看,争金夺银的主力仍主要是北京周期的成熟运动员,年轻运动员在技术难度、心理素质上与高水平运动员仍有差距,还需进一步历练。越野滑雪、冬季两项、高山滑雪等基础大项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在扩大,亟须选新人、育新人、练新人,加快完成新老交替。
其次,绝大部分项目依靠外教,本土教练亟待培养提高,尽快成长成熟。除李琰、张晶、赵宏博、刘广彬、纪冬5名冬奥会金牌教练以外,现在各国家队的中方教练大多是刚刚转为教练的退役运动员,执教能力、临场指挥、专业水平还有待历练。“这个问题在上赛季部分国家队外籍主教练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显得尤为突出,新赛季队伍组建时必须尽快得到解决。”倪会忠说。
同时,中国冰雪国际组织参与度和国际话语权亟待提升。倪会忠表示,米兰周期积极推荐了相当数量的年轻运动员、管理人员进入冰雪项目国际组织,但基本上还没有在重要岗位任职,在重大事项议定、规则调整等情况的了解和掌握上相对滞后。
此外,部分项目对规则理解还不到位,参赛细节把握还有待加强。上赛季部分项目规则进行了调整,但在实训、实战中部分队伍对规则变化的理解还不够,参赛准备工作不够细致,导致在关键比赛、关键场次上出现失误或犯规。年初短道速滑队世锦赛上,林孝埈在500米决赛上忘记穿戴计时器,痛失金牌。
倪会忠还强调,个别队伍本赛季出现了重大训练安全事故,部分项目也多次因伤病原因导致退赛。一些运动员、教练员、管理人员身上,国家培养意识淡薄、纪律规矩意识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接下来都需要认真总结改进。
任务
今年要明确重点运动员
倪会忠表示,米兰周期已经过去了1/4,按照米兰冬奥会整体备战思路,今年已经到了夯实基本功的最后阶段,必须明确重点运动员,形成备战尖子团体,完善备战保障团队,提升集团作战优势,在新赛季国际比赛中展示出能够完成米兰冬奥会目标的竞技实力。
按照冬运中心部署,中国冰雪各国家集训队接下来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学思想、强担当、立新功”活动要求,以“过五关”为抓手,持续强化国家队作风建设。
倪会忠介绍,米兰周期已经确定了统筹兼顾、优化布局、分类推进、需求化保障的指导思想,探索采取多种模式组建国家队,提升备战效益。下一步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突出重点、分类施策,科学细化各项目任务目标,一手抓米兰训练备战,一手抓项目长远发展。
对于传统重点项目和潜力项目,采取国家队集中统一管理模式;对于市场发展较好、参与人数较多、地方有条件保障的项目,采取社会俱乐部、个人家庭培养、海外训练等多种培养模式,或通过选拔进入国家队进行阶段性集训参赛;对于竞技水平较低、市场发展不充分的一般和困难项目,计划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将地方集训与国家队阶段性选拔结合起来。
倪会忠强调,要坚持国内练兵、一致对外,把“十四冬”办赛参赛工作有机融入米兰冬奥会训练备战工作整体。同时,要构建完善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全面提升训练备战质效。密切关注米兰冬奥会场地、气候、交通、饮食等各方面信息的收集和掌握,提前布局赛前训练营建设,为做好各项赛时保障工作奠定基础。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肖万里
校对 卢茜
举报/反馈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东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