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当前热闻】小修小补“多面手”浮强:为民服务,是我的荣幸!

来源:上海虹口 发布时间:2023-05-25 18:45:46 分享至:

在四川北路街道“小修小补”点位,一个长相黝黑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他虽然肢体残疾,却用一双灵巧的手,在一件件破旧的老物件上修修补补着。居民们说,修雨伞、修拉链、磨刀、修钟表,他几乎无所不能,是一个小修小补“多面手”。

这位“多面手”就是浮强,今年50岁,有着长达35年的“小修小补”经验。多年前,他决定扎根社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些年来,他服务群众数万人,在他手里“起死回生”的老物件不计其数,广受社区居民的“追捧”。面对好评,他表示,为民服务,这是我的荣幸!

下面就跟随小编


(相关资料图)

一起走近浮强吧

修的不只是物件更是一种情怀

上午9点,位于宝安支路76号的四川北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内,浮强正在端详着一把雨伞。“这把伞陪了我20年了,以前上班时在第一百货商店买的,现在一晃都退休这么多年了,我还一直在使用,质量是真的好,扔了就太可惜了。”坐在一旁的伞主言辞中透露着惋惜。

观察一番后,浮强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其中一根伞骨架发生断裂,导致雨伞不能完全撑起。他立即从一侧的工具栏里翻出了一根与之匹配的支架,三五下就将损坏的支架进行了替换。为了避免支架划伤手,他还特地用扎绳机在支架上绑了两根塑料绳进行加固。

“哎呀,太感谢了!”眼见着陪伴自己20年的“老伙伴”又重振旗鼓,伞主连声致谢。

“很多时候,‘小修小补’,修补的不仅仅是一个物件,更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浮强说,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东西坏了再买一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老物件是一种情怀,是一份回忆,十分珍贵。因此,每次便民服务,自己总会竭尽全力去修补,甚至有些现场无法维修的物件,在征求居民意见后,还会带回家摸索着修补。

为民服务这些年,有一件事令浮强印象深刻。一次,一位九旬老人带着“古董”收音机找上浮强,满面愁容。这台收音机陪伴老人多年,平日里全靠它消遣寂寞。收音机损坏后,老人心急如焚,辗转多家店铺都因没有适配的零件无法维修。了解情况后,浮强二话没说收了下来。回到家后,他在网上大量比对查找,最终觅得了适配零件,修好了收音机。浮强清晰地记得,当听到熟悉的声音从收音机里响起时,老人感动地流下了眼泪。“老人非要给我30元钱,但我没收,这算是作为小辈的一份心意吧,能帮到他我就已经很高兴了!”浮强说。

这件事后,浮强更加坚定了收藏老配件的信念。在浮强的家里,各种瓶瓶罐罐里塞满了四处“淘”来的老物件配件,有的从旧机器上拆卸而来,有的从网上“淘宝”而来。光一粒小小的拉链扣子,他就收藏了三大罐,里面各种样式的都有。每次出来服务,浮强都会把需要用到的“宝贝”带到现场,“零配件至关重要,它直接决定了能否把老物件修好。既然出来为民服务了,那就一定要做好。”

在社区找到“归属”

“修补东西,一来可以动脑筋,二来可以‘拥有’各种工具。”15岁那年,当看到维修小家电的场景,浮强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自此开启了他的“小修小补”之路。

起初,他四处搜集破旧老物件尝试着拆卸修理,甚至还会掏钱购买报废的小家电研究结构。遇到不懂的情况,浮强还会带着老物件去店里找“老法师”维修,自己则站在一边默默观看。几次下来,浮强渐渐摸清了维修门路,手艺也变得愈发精湛。

学会了手艺,浮强又置办了工具,经营起了“小修小补”店铺,一做就是十几年。几年前,因种种原因,浮强关停了小铺。在此期间,他总想着用这门手艺为社会做点什么。机缘巧合下,他遇到了正在挖掘社区达人的街道服务办工作人员。两人一拍即合,就这样,浮强成为了四川北路街道便民服务队的一员。

“街道老师在工作上、生活上都很支持我,也很关心我。”浮强说,自从来了社区,他仿佛找到了“家”的感觉,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我是个残疾人,但我能用手艺帮助他人,真的很开心。”

在四川北路街道,还有很多像浮强这样的志愿者。为全力构建“15分钟社区生活圈”,近年来,街道积极整合各方资源、搭建平台,将一批批身怀一技之长的社区达人引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社区志愿服务中心、市民驿站、为老服务中心等便民服务点,在向社区居民输送便民服务的同时,让城市的烟火气在社区不断升起。

张城凯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华东礼仪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